

sd Quattro 印象 Vol.02

Camera | sd Quattro |
---|---|
Lens | 120-300mm F2.8 DG OS HSM | Sports |
Shutter Speed | 1/3200s |
Lens F Number | F2.8 |
Exposure Mode | A-Aperture Priority Mode |
ISO | 100 |
Focal Length | 300mm |
Focal length (35mm equivalent) |
450mm |
White Balance | Manual |
Photographer | Wataru Nakamura |

在最后的印象中,我检查了 Foveon 传感器的性能,特别是在分辨率、色彩再现和色调深度方面。我还介绍了专用冲洗软件“SIGMA Photo Pro”的新功能。在第二印象中,我想更进一步,专注于创作“作品”。
当我使用适马相机时,我经常想起一个绰号“就像大画幅相机一样”。也许我需要更详细地解释一下。大画幅相机是一种简单的老式相机,使用大张胶片。今天我们可以相当容易地获得的最大胶片尺寸是“8×10”格式。它可以包含如此多的信息,从而实现极其精确和高质量的图像生成。另一方面,它又非常难以处理。你永远无法快速拍摄,并且必须忘记移动的拍摄对象。你组装相机,把它固定在一个大三脚架上,反复检查构图和对焦,等待太阳和云朵处于理想位置,最后释放快门。这就是大画幅相机的拍摄方式。某个年龄段的人会问,这是否是一种用黑布遮住昔日摄影师集体照头部的相机,我的回答是“宾果!”

与 8x10 并排比较
我们回到主题。为了验证我的假设,即适马相机可以轻松手持拍摄大画幅高质量图像,我认为比较使用 sd Quattro 和大画幅相机拍摄的同一主题的照片是合理的。实际上,我用三台不同的相机拍摄了同一主题。从左侧开始,使用 sd Quattro、8×10 大画幅相机和 50 兆像素 DSLR 拍摄。我知道他们不能很好地进行比较,因为他们的起源完全不同。但,我确实觉得使用 Foveon 传感器拍摄的图像与使用 8×10 拍摄的图像相媲美,我只是想知道这是否属实。另外,我想了解使用相同系统的主流数码相机之间的差异。您在下面看到的是宽度缩小为 920 像素的图像。我选择使用单色图像只是为了关注分辨率和色调层次,因为它们经常受到颜色信息的影响(当然,数字的颜色信息和胶片的颜色信息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Camera | sd Quattro |
---|---|
Lens | 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 Contemporary |
Shutter Speed | 1/250s |
Lens F Number | F11 |
Exposure Mode | A-Aperture Priority Mode |
ISO | 100 |
Focal Length | 31mm |
Focal length (35mm equivalent) |
46mm |
White Balance | Auto |
Photographer | Wataru Nakamura |
我们来看看用 sd Quattro 拍摄的图像。能够通过如此紧凑的系统在手持设备上获得如此高的图像质量真是太棒了。而且,我对历代 Foveon 相机拍摄的单色图像表示敬意。图像质量如此之高,以至于我觉得呆在黑暗的房间里很可笑……

下一个,8×10。事实上,就在我去测试 sd Quattro 之前,我扫描了我用 6 个月前制作的 D76 冲洗的胶片(它还是湿的!)。我想让专业实验室开发它,但他们说需要大约 2 周的时间,这太长了。原谅发展中巨大的不规则性。这只是我的弱项……无论如何,我想我可以展示sd Quattro的分辨率可以与8×10相媲美。任一图像看起来都非常精确。

最后一张是用单反相机拍摄的。分辨率相当高,但画线似乎比其他两者粗。
为了处理使用 sd Quattro 和 DSLR 相机拍摄的图像,我开发了 RAW 文件,以原始尺寸输出,并将宽度缩小为 920 像素。至于用8×10胶片拍摄的图像,我以1200dpi扫描,并将其宽度缩小为920px。所以,用100%裁剪图片来做比较是无稽之谈。这是我的总体印象。8×10 胶片在图像线性度、分辨率、精度以及最重要的深度方面仍然优于其他两种胶片。sd Quattro 的画线像电影一样自然,我相信这是传感器结构的原因。而且,包括分辨率在内的图像质量可以与 8×10 胶片相媲美,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像胶片一样”。让我补充一下,50 兆像素 DSLR 相机的表现也很引人注目。无论如何,通过这次测试,我想我可以澄清 sd Quattro 的位置。而且,图像质量和出色的操控性的结合是如此诱人。当就性价比/效益而言,没有什么比这款相机更好的了。包括分辨率在内的图像质量可以与 8×10 胶片相媲美,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像胶片一样”。让我补充一下,50 兆像素 DSLR 相机的表现也很引人注目。无论如何,通过这次测试,我想我可以澄清 sd Quattro 的位置。而且,图像质量和出色的操控性的结合是如此诱人。当就性价比/效益而言,没有什么比这款相机更好的了。包括分辨率在内的图像质量可以与 8×10 胶片相媲美,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像胶片一样”。让我补充一下,50 兆像素 DSLR 相机的表现也很引人注目。无论如何,通过这次测试,我想我可以澄清 sd Quattro 的位置。而且,图像质量和出色的操控性的结合是如此诱人。当就性价比/效益而言,没有什么比这款相机更好的了。通过这个测试我想我可以澄清sd Quattro的立场。而且,图像质量和出色的操控性的结合是如此诱人。就性价比/效益而言,没有什么比这款相机更好的了。通过这个测试我想我可以澄清sd Quattro的立场。而且,图像质量和出色的操控性的结合是如此诱人。就性价比/效益而言,没有什么比这款相机更好的了。

Camera | sd Quattro |
---|---|
Lens | 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 Contemporary |
Shutter Speed | 1/1000s |
Lens F Number | F8 |
Exposure Mode | A-Aperture Priority Mode |
ISO | 100 |
Focal Length | 37mm |
Focal length (35mm equivalent) |
55mm |
White Balance | Auto |
Photographer | Wataru Nakamura |
尝试大画幅摄影方法
我想我可以证明我们甚至可以使用 sd Quattro 进行大画幅摄影,尽管它是一款易于拍摄的紧凑型相机。于是,我就出去像大画幅相机一样拍摄它,看看它是否有能力拍出“作品”。

Camera | sd Quattro |
---|---|
Lens | 120-300mm F2.8 DG OS HSM | Sports |
Shutter Speed | 1/4000s |
Lens F Number | F4 |
Exposure Mode | A-Aperture Priority Mode |
ISO | 100 |
Focal Length | 235mm |
Focal length (35mm equivalent) |
352mm |
White Balance | Auto |
Photographer | Wataru Nakamura |

Camera | sd Quattro |
---|---|
Lens | 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 Contemporary |
Shutter Speed | 1/800s |
Lens F Number | F11 |
Exposure Mode | A-Aperture Priority Mode |
ISO | 100 |
Focal Length | 70mm |
Focal length (35mm equivalent) |
105mm |
White Balance | Auto |
Photographer | Wataru Nakamura |
我想讨论一下“作品”的含义。简而言之,如果图像是为了向他人展示而拍摄的,那么它们就可以是“作品”。在此基础上,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义。尽管如此,一眼就足以看出一幅好照片。只要快速观察,我们就会感觉到一些不寻常的东西。然后我们观察小细节,直到模糊的初步印象被清晰的边缘线描绘出来。最后,我们得出结论,我们喜欢这张照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也可以说“ 作品”就是让观众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的东西。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毫无疑问,非凡的 Foveon 传感器将有力地帮助创造“作品”。

Camera | sd Quattro |
---|---|
Lens | 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 Contemporary |
Shutter Speed | 1/125s |
Lens F Number | F8 |
Exposure Mode | A-Aperture Priority Mode |
ISO | 100 |
Focal Length | 53mm |
Focal length (35mm equivalent) |
79mm |
White Balance | Auto |
Photographer | Wataru Nakamura |

Camera | sd Quattro |
---|---|
Lens | 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 Contemporary |
Shutter Speed | 1/4000s |
Lens F Number | F4 |
Exposure Mode | A-Aperture Priority Mode |
ISO | 100 |
Focal Length | 49mm |
Focal length (35mm equivalent) |
73mm |
White Balance | Auto |
Photographer | Wataru Nakamura |
SIGMA Photo Pro 之美
尽管数码摄影的最大优势是图像处理,但想象最终输出并以最能支持实现想象的方式进行拍摄显然很重要。我相信,如果我们拍摄时希望以后做任何事情,我们永远无法实现这一点。也就是说,几乎一切都是在拍摄的时候就决定了。当然,我们还需要图像处理来完成图像的制作。事实上,我经常只是随心所欲地调整一些参数,就得到了不错的效果。SIGMA Photo Pro(以下简称“ SPP”)专用于 X3 文件 RAW 数据,并且非常密集。我猜人们经常将它与 Photoshop 等传统软件一起使用,但在这里我通过比较原始图像和调整后的图像来测试仅使用 SPP 可以做多少事情。

Camera | sd Quattro |
---|---|
Lens | 20mm F1.4 DG HSM | Art |
Shutter Speed | 1/100s |
Lens F Number | F9 |
Exposure Mode | A-Aperture Priority Mode |
ISO | 100 |
Focal Length | 20mm |
Focal length (35mm equivalent) |
30mm |
White Balance | Auto |
Photographer | Juzo Iwaki |


以下四张图像是使用 SPP 进行调整的示例。我选择大幅调整以使其更容易理解。在调整后的最终输出的最大图像下方,您会看到调整前的小图像以及显示参数设置的捕获屏幕。您还可以通过单击查看它们的原始尺寸。
我直接在那些看起来怪异的巨大岩石下面拍摄的。我的印象是一首交响诗,名叫《秃山之夜》。首先,我通过降低 X3 补光灯来降低阴影,使其保留岩石表面的细节(特别是右前方的那个)。当然,您可能希望将其降低得更剧烈,这完全取决于您的喜好X3的补光功能是为了控制阴影的亮度,我觉得还是蛮有用的,我把高光稍微调低的原因是为了照顾右上角最高光。

Camera | sd Quattro |
---|---|
Lens | 20mm F1.4 DG HSM | Art |
Shutter Speed | 1/5s |
Lens F Number | F11 |
Exposure Mode | A-Aperture Priority Mode |
ISO | 100 |
Focal Length | 17mm |
Focal length (35mm equivalent) |
25mm |
White Balance | Auto |
Photographer | Juzo Iwaki |


就像聚光灯一样,阳光透过树叶照射在森林里黑暗的铁轨遗迹上。我在消失点周围看到了太阳的另一个亮点。这是一张困难的图像,到处都有很大的亮度差距。当我不知道如何调整参数时,我经常向SPP博士请教。我首先选择“自动”模式,然后进一步调整以接近我的想象。虽然我没有对曝光和高光进行任何更改,但我不喜欢强烈的对比度和停滞的情绪。所以,

Camera | sd Quattro |
---|---|
Lens | 20mm F1.4 DG HSM | Art |
Shutter Speed | 1/160s |
Lens F Number | F9 |
Exposure Mode | A-Aperture Priority Mode |
ISO | 100 |
Focal Length | 20mm |
Focal length (35mm equivalent) |
30mm |
White Balance | Auto |
Photographer | Juzo Iwaki |


这个主题本质上具有强烈的对比。原图很好,但不知怎的看起来很无聊。我想强调主体的“不真实”。我大幅提升了 X3 补光以获得阴影细节。此外,我显着降低了对比度。当然,这可以使图像变平,但主体的形状和默认对比度虽然其他参数的影响都比较温和,但是X3补光的效果非常强大,过度调节会影响阴影、对比度和边缘线的表现。要掌握它,您可以从将其保持在近乎极限开始。我大幅降低高光的原因是为了与增加的 X3 补光灯取得平衡。

Camera | sd Quattro |
---|---|
Lens | 20mm F1.4 DG HSM | Art |
Shutter Speed | 1/25s |
Lens F Number | F11 |
Exposure Mode | A-Aperture Priority Mode |
ISO | 100 |
Focal Length | 20mm |
Focal length (35mm equivalent) |
30mm |
White Balance | Auto |
Photographer | Juzo Iwaki |


拍摄一条退入浓雾中的道路。原始图像有什么问题?尽管我知道这是自然的,但还是显示了太多细节,因为我曝光是为了获得雾的白色。我想表现的是浓雾,小路如何退入其中,以及由此产生的荒凉气氛。然而,由于受到其他元素的影响,主体的存在感显得苍白,显得乏味。由于没有必要展示每一个细节,所以我决定减少配角的数量来强调主角。我再次使用了 X3 补光灯。我不断地将滑块滑向负侧。我得意忘形了,但我还是丢下了阴影。当我放大它时,我可以看到消失点周围栅栏的边缘线看起来有点不自然。但是,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最后,我提高了高光以强调石头的反射。这很重要,因为图像的下半部分变暗了。我可以看到消失点周围栅栏的边缘线看起来有点不自然。但是,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最后,我提高了高光以强调石头的反射。这很重要,因为图像的下半部分变暗了。我可以看到消失点周围栅栏的边缘线看起来有点不自然。但是,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最后,我提高了高光以强调石头的反射。这很重要,因为图像的下半部分变暗了。
在这种印象中,我大部分时间都停止了拍摄,因为我采取了大画幅摄影的方法。
接下来的印象中,我希望能多拍一些全开的镜头,谈谈我
在更随意、更轻松地使用时对这台相机的印象。不要错过!